在小學的時候最然開始也開設英語課,但是同學們正式接觸系統的英語學習卻在初中階段,同學們的英語水平開始出現分化也是在初中階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英語口語學習技巧最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英語口語學習技巧最新
1、多聽原聲磁帶,同時手不離筆,適時標注停頓,事后研究每一處停頓的理由---基本上是按照意群停頓的.有節奏地讀,甚至讀出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能讀出的味道也不是不能實現的.不妨經常大聲朗讀,同時錄下自己的朗讀,之后,先自己聽,再請別人聽,共同探討你朗讀的亮點與瑕疵,再與原聲相比較,必然有很大的進步,在任何可以講英語的場合一定要大膽開口。
2、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匯、句型、語法是兩回事。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英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3、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這個事物是什么。我們的課本盡管詞匯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這本書在哪兒)?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書是什么)?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維的描述階段。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為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4、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內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從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往往最后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國人在時間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后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5.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認為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
6、要有猜測能力。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7、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培養初中生英語學習習慣的方法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從中可以看出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和前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初中生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初中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主要包括:聽的習慣、說的習慣、讀的習慣和寫的習慣。
一、良好的聽的習慣。
用心聽他人說英語,認真聽示范發音,聽清后再模仿。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因此,培養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錄音的示范發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至關重要的。
1.課堂上靜心聽的習慣
初中生愛模仿,善模仿,還好表現。課堂上,常有學生還沒等老師說完就急于開口模仿或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準,而且還影響了他人。因此,教師要訓練學生養成靜心聽的習慣,教給學生聽的方法。當教師示范發音時,學生要邊觀察教師嘴形,邊仔細聽。當老師發音完畢,學生才能跟說。這樣,發音才會到位,模仿效果才會好。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范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比如在學習/s/和/θ/兩種發音時,一定要引導學生仔細聽老師的范讀,觀察兩種發音在嘴形上和聲音上的細微差別,這樣才有可能在自己發音時做到正確無誤。
2.仔細聽錄音的習慣
初中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于“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中的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在聽磁帶跟讀時,要鼓勵他們積極模仿磁帶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語音語調。不要只滿足于聽到了錄音內容。
3.善于傾聽他人的習慣
在英語課堂上,學生有很多聽其他同學說英語的機會。但初中生有意注意較弱,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言時易走神。教師在課上要避免枯燥操練,要多用“有意點名,個別提問”,對活動與集體操練應頻繁交替使用。同時在教學內容上設置“牽制性”提問,“逼”學生專心聽他人說英語,不聽,就無法參與。例如,朗讀單詞、句型時,教師可先讓個別學生發言,再讓其他學生對他的發言做出評價,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學會評價。
二、良好的說的習慣。
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大膽開口說英語,音量適度、儀表大方,是英語學習所必需的。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初中生人小,較之高年級學生心理障礙和怕羞感少。這正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有利條件之一。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教材為“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容均來源于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學性、趣味性、親近性、實用性,為廣大師生所歡迎。這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得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學生良好說的習慣。
1.課堂上積極發言的習慣
英語課堂是初中生用英語交際的主要場合。而初中英語教材所選內容均來源于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教材具有科學性、趣味性、親近性、實用性,這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就應該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學生良好的說的習慣。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緊張心理,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學會寬容,不能有錯必糾。教師可以用各種鼓勵的話語,如Good! Wonderful! Excellent! 等激勵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低年級還可以在學生的手上或額上貼上一枚小小的貼紙,即使學生打錯了,也可以微笑著對他說:Come on 學生的參與熱情馬上會高漲起來。
2.課后堅持自由會話的習慣
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在于能在生活中使用英語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表達喜、怒、哀、樂等情感。每天利用課前三分鐘,每小組輪流由一位學生為中心發言者進行自由會話或提出問題讓其他同學回答,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在眾人面前說英語的機會。對話內容可根據學生而異?;A較差的同學,可以用英語詢問一下其他同學的姓名、年齡、班級、喜好等等;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用英語講故事,或向其他同學任意提問題。由于自由會話中存在著信息差距,這便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聽說機會,天長日久,各有所獲。
3.創設情境,讓學生想說、能說
語言只有在真實的場景下使用,才能實現其交際功能,才是最真實、最自然的。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場景下學習運用語言,會比單一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師應盡量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熱情,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語言,使抽象的語言學習變得形象而容易,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言語能力。例如,在教學第三冊Module 2 Unit 1 Go straight on.時,教師可設計詢問從學校到同學家的行走路線的情景:We are going to Xiao Ming’s home. How can we get there? 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際。這種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的情景,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能說
三、良好的讀的習慣。
“讀”,主要是指“朗讀”。朗讀英語有利于培養學生語音、語調、節奏、語感等,也有助于“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1.多模仿標準的語音語調。
初中生對語音比較敏感,學習標準的語音比成年人容易,但如果讀得不準,形成習慣,改也較難。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上堅持使用教材配套的錄音磁帶或CD-ROM,指導學生反復跟讀并盡量模仿這些磁帶或CD-ROM上的語音語調,以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力求標準地道。
2.利用歌謠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文中的重難點詞匯和句型編成節奏感強的兒歌或配上學生熟悉的曲調,讓學生跟著朗讀,激發學生讀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學習與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內容,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例如,在教學It’s on your desk.時,教師可將本課的主要單詞、詞組創編成如下歌謠:On on on, On the desk. In in in, In the box. Under under under, Under the chair.將歌謠配上節奏感強的音樂,進行朗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3.培養領讀小老師
一位英語老師要帶四五個班級,有時候還得跨年級。培養領讀小老師在很大程度上能解決英語老師時間、精力不足的問題,讓學生在沒有英語老師情況下也能讀英語。選出各班英語口語較強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讓其一課一課地讀給我們聽。讀得正確流利了,就讓其作為領讀小老師。并且告訴他們朗讀首先必須要正確,激勵他們課余要多聽多問,爭當一位好老師。每節課上課鈴聲前,領讀小老師組織全班學生跟讀,復習上一次上課的內容。通過實踐,不僅小老師他們的口語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且班級整體朗讀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
四、良好的寫的習慣。
初中生在學英文書寫前,已學會漢字和漢語拼音的書寫,且已養成一定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習英文書寫有利也有弊。就書寫而言,二者有相同之處,但更有不同之點。對于書寫的坐姿,握筆方法,兩者要求相同。而漢字與英文在書寫上差異很大。即使漢語拼音與英文斜體行書在書寫上也風格各異。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對學生英文書寫進行嚴格的訓練。
1.字母的規范書寫
字母是規范書寫詞句的基礎。26個字母對于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來說并不生疏,書寫的關鍵在于筆順的更正和占格,其中Gg Ii Jj Kk Ll Qq Yy 是學生出錯較多的幾組字母。只要學生多加示范、引導,再讓學生通過描紅、書空、聽寫等練習,克服書寫上的問題并不難。
2.詞句的規范書寫
到了四年級,隨著學習要求的提高,學生開始詞句的書寫。抄寫句子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控制好單詞中字母的間距以及單詞之間的間距,還要注意在每個句子的末尾加上相應的標點符號。另外,有的學生在抄寫句子時有看一個詞寫一個詞的壞習慣。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要求學生先朗讀整個句子,并盡可能地記住它,然后再寫。這樣不僅能提高寫的速度,還能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
3.對話和短文的書寫
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語言輸入日漸豐富。他們開始接觸并學習較長篇幅的對話和短文。在此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對話和短文寫作。為了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運用句型仿寫對話或短文,教師應經常表揚那些將對話或短文寫得長有正確的學生,并請一些寫得好的學生在全班朗讀自己的對話或小短文。開展此類寫作活動,可以在全班營造相互學習的氛圍。
“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轉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經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聽說讀寫的良好習慣。學生擁有了扎實的聽說讀寫技能,才會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才會使我們的課堂更生動,更精彩。
學好英語的方法和技巧
1 學習英語的首要理念:要努力去了解“是什么”,而盡量少去了解“為什么”。
因為英語是語言,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交流的媒介。很多語匯和句型的用法沒有道理可講,沒有“為什么”可言,人們就是這樣用的,就是這樣說的,記住就好。當然了,仔細分析起來或許可以找到語法上的解釋,但實在不是學習英語的宗旨。嬰兒時期,我們學說話的時候,從來沒有問過“為什么會這么說”吧,但是為什么后來會說的這么好?因為我們聽的多,說的多,自然就記在腦子里了,即使不去分析這樣說的原因和道理,一樣可以說的很好。
2 學習英語的最好方法:背誦課文。
因為英語是我們的后天語言,所以必須將人家現成的東西反復在腦海里形成神經反射,不用關心為什么這樣說(同第一點)。
推薦《新概念英語3,4冊》。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一種教材的經典程度超過《新概念英語》。它的語法是最規范的,結構是最嚴謹的,流傳了好幾代人,依然保持最為持久的生命力(一直以來,我看的《新概念英語》還是當初我老爸念大學的時候學的版本,紙張早已經發黃,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他老人家的“真跡”,讀這樣的書,感受很不尋常)。
套用中醫里的理論“扶正才能驅邪”。為什么在考試做選擇題的時候往往我們會在幾個答案中猶豫不決?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確的(聽起來可能是句廢話),說明我們對于英語的“正”還很不夠,“邪”占優勢。如果我們經過了長期的經典課文背誦,長期接受了“正”的刺激,這個時候一旦遇到“邪”,自然會一眼看透,不會再在幾個迷惑選項中犯糊涂。
3 學習英語需要多種形式的神經刺激。
語言學習是沒有捷徑可尋的,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將學英語說的很簡單,可以速成,在短期內閃電掌握。其實這些都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說法。真正學好英語,不經歷背誦大量文章,寫大量東西,聽大量文章,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因為學習語言需要對我們的各種感觀進行刺激。比如一個新單詞,我們在書上看到,默寫,背誦,還不能說真正認識了。在聽力中聽到了這個單詞,能反應過來是它嗎?在想表達這種意思的時候,能反應過來應該用它嗎?……我們當初學說話的時候,都是無形中進行了聽,說,讀,寫等不經意的“練習”才全面掌握了這門語言。
4 學習英語要善于利用零碎時間。
英語學習不是靠突擊可以學好的,一下子花上好幾個小時拼命學英語,是無濟于事的。它的特點在于“細水常流”。每天花上十幾分鐘的零碎時間聽,背一段課文,記幾個單詞,長期堅持,逐漸會得到提高的。
英語學習的進步不象數理化,努力一段時間可以馬上在分數上立桿見影。英語學習的成效往往在于:無意間發覺自己能聽懂以前一直當“天書”聽的英文歌曲的歌詞了;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可以用更為妥帖的詞匯表達了;平時聽著僅有催眠效果的英語新聞竟然聽懂了大部分……這些“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才是感覺到自己英語學習進步了的表現。
那些所謂的“拼命念了一段時間英語,考試成績馬上上去了”的現象,只能說在英語應試方面有暫時的能力提高,時間稍微久一點,就會原形必露:話到口邊,還是不知道用什么詞匯表達;很常用的詞匯卻聽不懂,不知道中文意思(其實美國人常用的詞匯很有限,英英版的朗文字典僅僅用了2000多個單詞就將所有的詞匯進行了解釋,這其實就說明了很多問題),聽不明白很簡單的對話……這就是應試教育的結果。
5 要著意“賣弄”。
新學會的詞匯和用法,應該在可能的場合多多練習使用,比如email或者會話場合。不要老是用自己喜歡或者熟悉的單詞或者句型,這樣的話,新學的東西永遠得不到強化,慢慢的又會變的陌生,人將會永遠停留原有的水平。不斷地將新東西變為舊東西,又不斷接觸新東西,再將其變為舊東西,如此往復,才能不斷提高。
2021年英語口語學習技巧相關文章:
★ 2021年高三英語復習計劃攻略
★ 英語培訓學習心得感悟
★ 高中作文優秀教案
★ 初一學習總結與計劃表
★ 初中英語老師教學隨筆5篇
★ 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案10篇
★ 人教版初中英語優質教案范文模板
★ 2021教育方向的論文題目150個
★ 簡短的教師轉正自我評價最新五篇
上一篇:雅思聽力技巧之搞定填表題
下一篇:初中英語學習方法史上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