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創業小故事 苦難與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經歷了生活的坎坷,定會倍懂珍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現代創業故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王志:武漢研究生開“小王跑腿公司”,你有事我跑腿
對于身在北京的孫先生來說,“小王跑腿”是他和女朋友愛情的見證人,也是兩人的信使。“我經常指定一些咖啡、下午茶或者夜宵,在網店拍下對應金額,請小王幫我買了再送到女朋友那邊去。”
“小王跑腿”是武漢一家專門替人跑腿辦事的公司,武漢工程大學的碩士畢業生王志從讀書時就開始以此名號“闖市場”。5年時間,“小王跑腿”已經擁有20多個小伙伴,代辦各類證件,代送文件、禮物,甚至送外賣,凡是跑腿的事兒,無所不攬。
“跑腿幾乎是零成本的事,也不擔心會虧本。”談及創業的初衷,王志說,讀研時自己沒有多少資金,想到無需成本的跑腿,就和三個小伙伴行動了起來。“跑”開了之后,王志嘗到了甜頭,“畢業季業務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接到20單,至少掙三四千元錢。”
比起市場上普遍的快遞、外賣和中介行業,王志認為自己的業務有獨特優勢。“只要顧客提出要求,我們就可以立刻去做,而且是一對一服務”。
在北京工作的田小姐對此頗有感受,曾在武漢讀書的她今年3月份辦護照時,發現需要去戶口所在地武漢“借戶口簿”。沒時間專門跑一趟的田小姐找到了“小王跑腿”。“為了確保可靠,我將‘小王跑腿’的微博都翻了個遍,看到他們都是研究生畢業,就放心了。”田小姐說。在“小王跑腿”的認證微博上,王志將每一單生意都寫成了簡短的故事。
原以為要好幾天才能辦好的戶口簿借出,第二天就寄到了北京,田小姐很是感慨:“180元錢跑腿費,若是我自己跑一趟武漢,來回高鐵要一千塊左右。”
“小王跑腿”成員中,有的在高校讀書,有的在其他公司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學歷都不低——王志招人,最低本科起步。“跑腿門檻比較低,我們想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跑腿團隊,做行業中的精英。”王志說,由于跑腿服務是個新興行業,市場上還沒有相關規范,大量跑腿公司涌入造成行業內魚龍混雜,很多客戶不敢將重要的事務委托給跑腿公司辦理。
“客戶直接把證件寄給我們,把隱私告訴我們,甚至有的客戶把家門鑰匙都交給我們,我們必須盡全力把事情做好才對得起別人的信任。”團隊合伙人汪政說,“小王跑腿”正在草擬保護客戶隱私的文件,設置安全擔保平臺,力圖“把這份互相的信任維護好”。
微博上,跑腿故事已經寫到了第358篇,業務范圍擴展到了香港、杭州、北京等城市,甚至在韓國和澳大利亞也有了自己的跑腿員。
正如王志所說,跑腿作為新興行業,面臨著開拓市場和規范經營的雙重壓力。而且公司剛剛起步,很多業務還在探索階段,定價標準尚不精確。“一般而言會按照距離、跑腿的次數、辦事的難度來確定服務費用,因為經常有新業務出現,所以收費還是靠個人來定。”
“小王跑腿”采用“互聯網+服務”的經營模式,客戶通過網店、微信聯系業務,依據需求商定好價格,顧客滿意了再確認付款。目前,“小王跑腿”已將自己的跑腿業務升級為“U-Time時間管家”,“就是打造一個網絡平臺,讓更多愿意銷售時間的人入駐其中,把時間賣給客戶,幫助客戶更好地規劃時間”,王志說,他們的目標是逐漸形成多元化的跑腿業務,“跑出個精彩未來”。
開文具店賺錢嗎?王獻云文具店開成禮品店利潤更高
開在學校旁
小文具店也要有規范感
在嘲諷中率先采用掃碼結賬
王獻云是江西豐城人,1999年隨父母來到重慶,家里就在朝天門做起文具批發生意。2006年他自考入讀北碚區西南大學,第二年便盤算也開個文具店,當然,在這一階段,母校就成了最好的地理選擇。于是,王獻云在學校附近找了個100平米的門面,開起了文具店。
“這種小文具店,大多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夫妻店,但我更注重店面形象和服務質量,所以率先采用掃碼結賬和打卡的管理制度。”王獻云說,雖然曾遭到周邊同行冷嘲熱諷,但這一小小改進卻受到學生的歡迎。
“我自己也是學生,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如果產品和價格沒區別,肯定愿意選擇更規范的店。”此外,王獻云借助西南大學在校生的身份優勢,主動向學校各組織和部門推銷,簽下許多固定訂單,開業第一年凈利就達到十多萬元。
開在車站旁
流量大固然好 關鍵是配送方便
以“送貨上門”綁定多家企業客戶
2008年,眼見第一家店生意逐漸穩定,王獻云又在學校附近的車站開了一家規模相當的新店。
“我故意選在車站附近,一是人流量大,但這還是其次,關鍵是交通條件好,方便我直接配送貨物。”王獻云說,為了擴寬銷量,他主動拜訪了周邊工業區和兩江新區的企業,以“量大價優”和“送貨上門”的方式簽下包括川儀、大興藥業等多家企業訂單,所以新店的選址就是為了方便配送,服務企業客戶。
“隨著企業和學生消費習慣的變化,我將貨源調整為中高端品牌,避開同行殺價的惡性競爭。那時,我的產品已經能滿足絕大部分企業的辦公需求。”王獻云說,但2009年,一家企業顧客向他提出采購十多臺電腦改變了其產品線的想法。“因為沒有準備,我白白丟失了一個大單,所以我馬上花10萬元,取得某電腦品牌在北碚區的代理權,并開了一家電腦店。”王獻云說,這個品牌產品豐富,投影儀、監控器、會議音響設備一應俱全,他會對自己的企業客戶和來店消費的學生推廣電子設備,電腦店每年的銷售額400萬左右。
開在超市旁
與永輝超市當鄰居不愁流量
文具店開成禮品店利潤更高
2010年,王獻云又在北碚區天生橋附近的商圈開了第四家店,面積為520平方米,而店對面就是一家永輝超市。
“天生橋店是我投入最大的店,每年光租金就是30多萬,但開之前我就知道對面會開一家永輝超市。”王獻云說,考慮到和超市當鄰居,附近居民和學生都要在這里購物,出門就是自己的店,所以人流量根本不用愁。
王獻云告訴記者,等3月開學時,這家店還將再增加100平方米。“主要是為了擴大經營范圍,例如人們喜愛的配飾、裝飾、工藝品等,陳列起來漂亮,利潤也很客觀。”王獻云說,如今輕軌鋪到了商場門口,商場管理層對環境更加重視,最近拿出2000萬裝修,自己的店也要跟得上檔次才行。
開在停車場旁
為方便客戶停車
不賺錢在停車場另開新店
王獻云的開店技能也履行了自己為客戶方便著想的理念。2012年,他新開的第5家店,選址在五一所處,與天生橋店不足千米的距離。這樣緊湊的布局,實在令人費解。
“五一所店主要是為顧客著想。過去企業客戶來天生橋店,因為停車不方便,常常吃罰單,我專門開個五一所店,只是因為它離停車場近,作為一個接待點,讓客戶少走點路,所以這家店是我開的5家店中面積最小的,不求賺錢,只求不虧本就行。”王獻云說,企業是自己最大的客戶,但企業的采購程序復雜、付款周期較長,許多小店不敢接招,為此他專門注冊了重慶獻蕓商貿有限公司和“江豐”商標,為了方便開發票甚至賒賬,以此穩固客源。
陳少軍和吳繼明:大學生廢舊手機中煉黃金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手機市場歷經多次“換機潮”,每年被淘汰丟棄的廢舊手機成為污染環境的隱形“殺手”。殊不知,廢舊手機也是一座富礦,湖北大學環創團隊的4名成員就從廢舊手機中煉出了黃金,近日還獲得了20萬元天使投資。
舊手機里藏“金”
這個項目有做頭
環創團隊成員,湖北大學2013級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陳少軍說,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更新換代越來越快,日常生活中他發現,很多人對如何處理閑置的舊手機感到頭疼。
而做過近2年手機代理和二手手機買賣的同班同學吳繼明卻認為,這些令人生厭的電子垃圾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因為,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的一項數據顯示,經過加工提煉,6700部廢舊手機可以產生700克至1400克黃金。
去年11月,通過市場調查和實地走訪,陳少軍和吳繼明發現,目前廢舊手機回收渠道主要依靠街頭小販和廢品站回收。“一邊是每年數以億計的廢舊手機,一邊是不飽和的回收市場,讓廢舊手機煉出‘金’應該不是夢。”二人一拍即合,打算從廢舊手機中“掘金”。
門外漢找來技術支援
O2O收手機潛心“煉金”
為了弄清項目的技術難度、市場可行性和落地可行性,兩個體育專業的學生成了化學院和商學院的“常客”。后來,他們結識了化學化工學院2011級學生劉建松,并請到了化學化工學院的陳懷俠教授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團隊就這樣組建起來。
據介紹,團隊成員在實驗室對18部手機的主板部分進行提煉,通過與化學試劑進行反應和生物技術處理,1公斤的手機主板中大約可以提煉金0.28克,銀2克,銅100克,鈀0.1克。大約25部廢舊手機可以提煉出1克黃金。
“我們提煉出的黃金純度達99.95%,銅可作工業用銅。目前項目處于投資對接階段,我們正在加緊研究和改進提煉技術,提高提煉效率。”劉建松說,在前期技術和提煉工廠方面,他們還取得了武漢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并在回收渠道方面與電信達成合作協議。
近日舉行的“武漢光彩·促進創業創新公益活動暨Top Doer全球創業周創業孵化行動”中,他們的“煉金”項目獲得20萬元天使投資。陳少軍說,目前團隊正加緊籌建自己的網上舊手機回收站,以O2O模式打破傳統舊手機回收格局。
現代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 2020創業史讀書心得大全5篇
★ 創業成功率最高的十大領域
★ 《創業史》最新讀后感范文5篇
★ 創業實習周記范本5篇精選
★ 創業項目計劃書
★ 創新演講稿范文5篇
★ 2019年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報告范文5篇
★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后感心得
★ 創業計劃書范本免費參考優秀篇
★ 大國工匠600字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