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金融業是最能實現中國夢的行業,為什么呢?因為無論你出身多么低微、學歷多么普通,只要你肯努力,都能有機會迅速改變命運!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金融吧!
什么是金融思維?
我覺得金融思維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理解:
1. 數據分析維度
金融投資分析分為兩大流派,一個是基本面分析,一個技術分析。這兩大分析理論都是基于數據分析,都是以歷史數據來推測未來。只是CFA比較推崇基本面分析,所學的科目基本上都是基本面分析相關的工具,但是在非完全有效市場里,技術分析也是有價值的。但是無論那種分析流派歸根到底,都是數據分析的能力。
2. 風險管控維度
我對投資的理解應該是,在可控的風險區間內,利潤最大化。為神馬CFA體系推崇基本面分析,是因為基本面分析相對于技術分析可控風險區間比較小。其實每個人對風險的可控程度是不同的。每個人的風險可控區間,取決于他對投資標的的認知程度和自身所有擁有的資本實力。
3. 資本杠桿維度
一切資產皆可資本化,資本化后,可以通過杠桿,來做到收益最大化。但是杠桿增加收益的同時,也會放大風險,所以就需要有風險把控的能力。而風險把控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取決于你數據分析后得到的認知。所以,三者關系一脈相承。
最高境界的思維是“金融思維”,讀完世界都變了!
請切記:如果你相信了上面這些話,說明你已經輸了! 金融很殘酷。 如果要給“文藝青年”找個反義詞,最恰當的就是“金融青年”。
金融青年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從明天起,我要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我只關心身邊的親人、愛人和友人。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有一所房子,有一所房子,有一所房子…… 關于房子,如果能用“金融思維”去看待它,那么當年你就不會如此迷戀高曉松的那句“不買房、買夢想”的話了。 中國住房改革后,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很多人之所以認為中國房價是天價,那是因為房子在他們眼里就只是房子。而如果你把房子看成一種金融產品,你就明白為什么中國房價在一路飆升了。
未來的每一件物品、每一項服務、每一個企業,都可以變成一個金融產品,然后對其進行金融運作。 什么是金融運作?就是推動資金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國家和地區、最有效率的產業、最有效率的企業、最有效率的項目、最有效率的個人,從而實現資本的增值和擴張。 中國正在全面金融化。今后一定要讓自己的資產通過并購、基金、投資、入股、買殼上市迅速滾起來。這一輪資產的金融化,在泡沫破滅之前就是中國的下一輪紅利! 工具箱意識 所有從現在開始,你必須有工具箱意識。 即:你的房子、車子、股票、工資等等都是你的金融工具,你的目的不是徹底擁有他們,而是利用他們。你要通過更新、倒手、與贖回實現增值,然后推高自己的高度,從而可以配置更多資源。 金融的本質就是錢如何生錢。錢不是萬惡之源,錢只是可以將一切量化。資產可以量化,思維可以量化,生命可以量化,感情可以量化,甚至時間都可以量化。
萬物皆為我所用,萬物皆不為我所有。一切有形資產都是身外之物,你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思想、格局才是自己的。
為了配置更大、更多、更遠的資源,你還需要明白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是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的傳世名言,意思是無論是一個重量多么大的物體,只要我的杠桿夠長,我就可以撬動它。杠桿原理是一項非常聰明的發明,我們完全撬動超出自己“力量”范圍之外的東西。
這也是一句非常催人奮進的原理,它激勵我們大膽的去改變世界。但是真正使將這句話應用到極致、并徹底改變世界的卻是各類金融玩家們。
沒有杠桿就沒有金融。一切金融創新的本質都是平穩的把杠桿放大,一級杠桿1:3,二級杠桿再來一個1:3,整體系統疊加就變1:9,還有三級、四級,甚至隱形杠桿。不付全款付首付,不付首付湊首付,還有配資炒股等等,都是在加大杠桿。
放大杠桿不難,難的是杠桿級數要和你的掌控性匹配,否則就會失控。屢禁不絕的非法集資,小貸、擔保等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事件、以及互聯網金融屢屢爆出的失聯、跑路事件皆是因杠桿而起,因此一切金融危機的本質就是杠桿的失控!
對于國家來說,真正的智慧就是以信用為支點、設計一個風險可控的杠桿,去撬動和配置遠方資源的制度。那才是國家高度的智慧,也是金融思維的精髓。
四種角色
金融的本質就是錢生錢,這種邏輯將世界變成四種角色:
第一種角色:我有錢,我需要把錢變成更多的錢。(資本家)第二種角色:我沒有錢,我可以幫有錢人把錢變成更多錢。(銀行等機構)第三種角色:我沒有錢,但我的想法可以變成錢(創業者)第四種角色:誰給我錢,我就幫他掙錢(打工者)
因此,金融是天使,因為它可以幫助需要錢的人弄到錢;金融也是魔鬼,因為讓有錢的人更加有錢。 所以金融說穿了就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然后以增值為目標、以杠桿為手段、以信用為基石,以邊界為風險。金融的本質就是增值、信用、杠桿、風險、這四個詞的相互作用,從而形成大的運作系統。
這里信用格外重要,因為信用是杠桿的基礎,你有信用,我才杠桿。沒有信用也沒有金融,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線!
所有在未來,你的信用比你的身份重要! 為實體服務
金融可以天馬行空,但不可以虛無縹緲。
所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金融的本質就是實體產業投射在天上的影像而已,金融必須踩著實體的節奏。比如,對企業來說,你的盈利能力必須大于你的負債速度;對于融資平臺來說,你的投資收益率必須大于承諾給客戶的利息,對于銀行來說,你對其放貸的企業風險一定要在你本身的承受能力之內。
一旦金融脫離實體節奏,就會進入泡沫階段。而現在,我們就在面臨這個問題!
鄧小平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全盤皆活。但是中國的金融系統依然不倫不類。據說一位長期堅持解讀國家重要政策分析師,終于成了精神病。
令人生厭
以下五句話是金融的五句至理名言: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人類貧富差距過大的根源是金融。當你還要靠勤奮才能獲得成功,說明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真理永遠都掌握在少數有錢人手中。比起窮這個弱點來,丑簡直不值一提。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改變的,五十塊的人民幣設計的再好看,也不如一百塊的招人喜歡。
所以,金融有時真的令人生厭。
同人性博弈
無論炒股、投資、還是買房,金融都是一個跟人性博弈的過程。這種博弈分為四種境界:
技術——藝術——法術——道術。
縱橫捭闔、抽絲剝繭、設點控局;洞察人性冷暖,解析大眾行為,這一路走來,如果做到游刃有余、可收可發,便抵達了“道術”的境界。此時萬事萬物、相生相克,生來病死,一切在你心里來去自如。
點評:最強的對手就是你自己。一旦你戰勝了自己,如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此時的你: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大我無我,眾生之所求,正是你所舍。
于是你就成了一尊慈祥的佛。
最終,金融的最高境界是消滅金融。
什么叫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由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壟斷資本。
金融資本形成的主要途徑:金融聯系、資本參與和人事參與等。
金融寡頭:操縱國民經濟命脈,并在實際上控制國家政權的少數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
金融寡頭在經濟中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參與制”(金融寡頭通過掌握一定數量的股票來層層控制企業的制度)來實現的。
金融寡頭在政治上對國家機器的控制,主要是通過同政府的多種途徑的“個人聯合”(親自擔任或指派代理人擔任政府要職)來實現的。
金融寡頭還通過建立政策咨詢機構等方式對政府的政策施加影響,并通過掌握新聞科教文化等上層建筑的各個領域來左右和影響國家的內政外交與社會生活。
什么是金融資本的思維相關文章:
★ 財務個人工作述職報告范文2020大全
★ 個人年度工作總結報告優秀范文2020
★ 畢業實習報告怎么寫
★ 2019年精選農村信用聯社理事會工作報告3篇
★ 科技創新方案3000字范文
★ 2019年經典理事會工作報告范文5篇
★ 2020年脫貧攻堅年度工作總結
★ 2019年中國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5篇范文
★ 2019年關于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五篇
★ 證券公司關于2020年度實習報告范文
上一篇:如何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下一篇:投融資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