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資融券交易中,會經常碰到一些專業詞匯,融資保證金比例就是其中之一,只有搞清楚它們的含義才能更好地進行融資融券交易。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融資保證金比例。
融資保證金比例
融資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
融資保證金比例是多少?
融資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
根據《融資融券試點交易實施細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融資保證金比例不得低于50%。 證券公司在不超過上述交易所規定比例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融資買入標的證券在計算保證金金額時所適用的折算率標準,自行確定相關融資保證金比例。 例如,假設某投資者信用賬戶中有100元保證金可用余額,擬融資買入融資保證金比例為50%的證券B,則該投資者理論上可融資買入200元市值(100元保證金÷50%)的證券B。
比例是多少比較合適呢?
答案是50%。不管是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還是賣出證券時,融資保證金比例最低都不得低于5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九條規定,收取保證金是由法律規定的。
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及比例規定
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融券交易金額的比例,具體分為融資保證金比例和融券保證金比例。融資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融資保證金比例=保證金/(融資買入證券數量×買入價格)×100%;融券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券賣出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券交易金額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融券保證金比例=保證金/(融券賣出證券數量×賣出價格)×100%。
根據《融資融券交易試點實施細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融資保證金比例不得低于50%,投資者融券賣出時,融券保證金比例不得低于50%,假設投資者提供100萬元的保證金,就可以向證券公司融資融券200萬元。
因此,保證金比例用于控制投資者初始資金的放大倍數,投資進行的每一筆融資、融券交易交付的保證金都要滿足保證金比例要求。在投資者保證金金額一定的情況下,保證金比例越高,證券公司向投資者融資、融券的規模就越少,財務杠桿效應越低。
上一篇:融資融券制度的作用與意義
下一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