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動手操作實踐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新教材特點之一是重視直觀教學,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動手操作內容。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怎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怎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就是信息輸入的通道,是思維探索的大門。首先,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具體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其次,在觀察中給與學生引導。第三,引導學生對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如學習《三角形的認識》,學生對“圍成的”理解有困難。教師可讓學生準備5厘米、8厘米、4厘米、3厘米的小棒各一根,選擇其中三根擺成一個三角形。在拼擺中,學生發現用5、8、4厘米和5、4、3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當選8、4、3厘米小棒時,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當選5、8、3厘米小棒時首尾相接但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圖形,學生可以直觀的感知三角形“兩邊之和不能小于第三邊”,又讓學生明白“三角形”不是由三條線段“組成”的,而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這樣學生對三角形的定義就更加清晰了。因此,概念教學時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析的過程中得出結論,對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有所幫助。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想象,往往能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獲得數學發現的機會,鍛煉數學創造思維能力。如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看黑板(一般為長方形),讓學生算一算它的面積,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很快就能解決問題。接著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計算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是多少 根據初中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有天然的好奇心理,思維的積極性被激發,就能根據前面的知識做出如下猜測:1、面積是長邊和短邊長度的積。2、長邊和它的高的積。3、短邊和它的高的積等。這時教師一一板書出來,學生見自己的思維結果被肯定,心理上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從而激起學生主動去想象、去探索。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有了求知欲,積極性就會提高,思維也就更活躍。教師如果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更有利于促進與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初中生的特點,來激發和迎合他們的心理,讓其產生共鳴,引導他們深入思考,不斷探索。如:在講一元一次方程之前選用引例:“一百個和尚一百個饃,大和尚一個吃仨,小和尚仨吃一個,正好吃完,問有幾個大和尚幾個小和尚 因為學生在小學就已經接觸過簡單的方程,由于例子本身的幽默性、學生本身的好奇心將促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尋求解法上,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這樣不僅喚起了學生的興趣與思考,重要地是加深了他們對本節所要學習的內容的印象以及學好每一個小概念的意義的認識。這樣以來學生就更有興趣來學習這節課,初中生具有極大的創造能力的潛質,只是這種潛質需要不斷地激勵才能迸發出來。
如何開發數學思維能力
抓好習題課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運用能力
數學教材課后的習題,很多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題型等特點。在教學中不但應注重學生掌握課本中的概念知識,還善于引導學生去挖掘習題的涵與外延,使學生在探究問題中能夠融會貫通,應用自如。在拓寬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了概念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運用能力。
另外,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情況設計一些有代表性、難度相當、鞏固性和靈活性的習題,通過多種練習形式,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并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
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
數學知識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某些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引申和發展,學生的認識活動也總是以已有的舊知識和經驗為前提。每教一點新知識都盡可能復習有關的舊知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搭橋鋪路,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
如在教圓的面積時,先復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面積求法,然后引導學生從圖形的變換中得出圓的面積求法,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求面積的公式。這樣引導學生通過溫故知新,將新知識納入原來的知識系統中,既鞏固了知識,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怎么培養
必須擺脫“應試教育”束縛的怪圈,給教育提供一個寬松發展的環境
在現行教育體制下,應試教育大行其道,國家雖然三令五申,但應試教育的魔咒仍然未能徹底打破。“應試教育”把應付考試作為整個教育的重心,對教育的基本職能“盡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發展,最大限度地為每一個人創設良好個性最佳成長的空間,為社會的良性發展不斷提供最大的創新動力”不能顧及或者干脆不提,甚至對教育“基本職能”產生“副作用”。
激烈的升學競爭,導致學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使之走向極端;導致教師教學方式、方法陳舊化、傳統化;阻礙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等等。這一切使得當前教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多數學生的創新意識受到忽視,壓抑了學生的個性。
必須打破常規、陳舊的教學模式,給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的觀念必須更新。創新教育的先決條件是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以啟發引導的方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中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是信息的發布者。教師可提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由重視知識的灌輸到更多地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要把學生的發展和引導學生學習作為根本理念。
倡導互動教學,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創新意識、創造能力。教師要注重吸收、發展的新的教學體系,掌握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創新,不斷豐富、完善知識結構,使學生能主動地、愉快地、成功地、創造性地獲得知識和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充分地發展,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釋放,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生存。
怎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相關文章:
★ 培養幼兒數學思維能力辦法
★ 增強幼兒園大班數學思維能力教案
★ 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心得體會5篇
★ 分享如何學數學的心得體會
★ 初中生怎樣提高思維能力
★ 教小學一年級數學心得3篇
★ 幼兒園開展數學教育方案五篇
★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三篇
★ 幼兒園數學活動方案五篇
上一篇:怎么培養孩子思維能力
下一篇:培養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