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場上,常常是唇槍舌劍,寸理必爭,何人取勝不僅決定于闡述的道理,也在于所運用的論辯技巧。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有關辯論中反駁的技巧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有關辯論中反駁的技巧
技巧一、巧用仿擬
一天,一名水手準備出海,他的朋友正巧來他家做客。朋友問他:“你的祖父死在哪里?”水手答道:“死在海里?!迸笥延謫枺骸澳悄愕母赣H呢?”水手答:“也死在海里?!迸笥汛舐曊f:“天哪!那你為什么還要當水手去遠航呢?”
水手笑著反問道:“那么,你祖父死在哪里?”朋友回答:“死在床上。”水手又問:“那你的父親呢?”朋友答:“也死在床上。”水手笑了,說:“朋友,那你為什么晚上還要睡在床上呢?”頓時,那位朋友便無言以對了。
反駁說:“你的祖父和父親死在海里,是被海水淹沒的;而我的祖父和父親雖死在床上,卻是因為疾病而死,兩者怎可同日而語?我只是想提醒你當水手是很危險的。”
這位水手在這里故意混淆了概念?!八涝诤@铩钡拇_切含義是,因為的大海的危險,而在海里喪生;而“死在床上”的含義僅僅是,死的時候,躺在床上。這二者之間的含義有著本質的區別,而水手卻故意混淆,看似有理,事實上卻不堪一擊。對于這樣的詭辯者,我們只要厘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便能令對方啞口無言。
技巧二:類比
西漢時,有一天漢文帝劉恒向丞相陳平查問政事:“全國一年判決多少獄案?征收錢谷多少?”陳平答道:“這些事各有主事的官吏:陛下查問判獄的事,可以去問管司法的廷尉;要查問征收錢谷的數量,可以去問管理糧賦的內史?!睗h文帝說:“你回答不出來,還讓朕去問下面的官員,這不是嚴重失職嗎?”陳平坦然辯解:“陛下,我不但沒失職,反而是稱職??傤I文武百官使他們各盡其職,這才是丞相的職責啊。”漢文帝覺得陳平辯得有理,便不再責備他了。
如果我是漢文帝,會反駁陳平道:“如果你想買一些米面糧油,向你的管家問價格,你的管家卻說:‘米的價格你要去問米商,面的價格要去問面商!’你是會乖乖地自己上街去問呢,還是會責怪這個管家不稱職呢?”
皇帝查問政事,作為宰相的陳平不但自己回答不上來,反而要皇帝親自去問更下一級的官吏,這種態度明顯是有問題的。作為丞相,督促百官各盡其職自然是其重要職責之一;然而及時收集整理重要的情報向皇帝匯報,輔佐皇帝做出正確的決策難道就不是丞相的職責了嗎?陳平的詭辯之處在于他只強調了問題的一方面,而刻意忽略了另一方面。我們只需拿出生活中同類的事情與之進行類比,便可將其駁倒。
技巧三:挖坑設陷
在美國一次總統競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杜卡斯基在一場電視辯論中,呼吁廢除死刑,說得很有道理,現場的觀眾紛紛交頭接耳,贊同他的觀點。這時,主持人蕭伯納示意大家收聲,忍不住問道:“那么,請問杜卡斯基先生:如果你的妻子被人奸殺,你是否還會主張對死刑犯寬容?”杜卡斯基無力反駁,尷尬不已。
如果我是杜卡斯基,我會說:“假如您有一位前途遠大的兒子,僅因為一時激憤而犯下了無可彌補的錯誤,您是希望立馬把他處死,還是希望再給他一次機會?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被害人,但也有可能因為法律過于嚴苛而受到傷害。我們不能只是站在某一群體或個人情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尤其是立法這樣事關全社會的重大問題,那樣會失去了最起碼的公正?!?/p>
我們且不討論是否應該廢除死刑,單從辯論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場論辯中,主持人將杜卡斯基代入到了一個虛擬的情境中,企圖以此使他無言以對。但你所虛擬的情境,只是一個個案,是一種特殊情況,如果以此來得出最終的結論,往往會以偏概全。我們大可以虛擬另外一種相反的情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技巧四:用事實反駁
古代有一位智者,經常向國王講“一切都是幻覺”。一次,王宮里一頭大象受驚,亂跑一氣,智者嚇得東躲西藏,狼狽不堪。國王見狀,嘲笑他說:“你既然說一切都是幻覺,那么你是被幻覺嚇跑的嗎?”誰料,智者非常鎮定地回答:“國王陛下,您看到我逃跑只是一種幻覺?!?/p>
如果我是那位國王,便會淡定地說道:“原來一切都是幻覺啊,那就把你和大象關在一個房間里吧。大象是幻覺,你不必驚慌!”相信智者一定會被嚇得臉都青了。
“事實勝于雄辯”,智者的嘴皮子再好使,也改變不了他如果和大象關在一起會被大象踩死這個事實。詭辯之所以是詭辯,很多時候便是因為他們罔顧客觀事實,只想通過所謂的辯論技巧或者邏輯陷阱來達到駁倒對手的目的。這些詭辯者的邏輯,如果套到現實中來,往往是漏洞百出。我們如果從邏輯上很難將其駁倒,不妨在事實上下功夫,用事實駁倒“雄辯”。
反駁和駁論的技巧
一:攻擊對方最主要、最有力的論點
攻擊主要論點就是最直接、效果最大的攻擊方式。
不過,當對方主要論點大部完整時,若堅持打主攻點,可能會徒勞無功,此時,就要做一下調整,先挪出一部份時間攻次要論點,使對方慌亂時,再攻主要論點,使對方慌亂無法應付全面,達到我們駁論目標。
二:攻擊對方次要論點
攻擊對方次要論點可能無法有效的一舉擊倒,但可收到削弱其氣勢之目的,當敵主論點堅強時,才建議使用這方式,先攻次要論點,迫使對方進行維護,此時對方主論點可能有機會產生了漏洞,等對手慌了即打他的主論點。
攻擊對方的次要論點,在實際上比較容易,至少可達到以下目的:
打擊對方士氣,增加我方士氣
造成我方攻擊力極旺的形象,使對手產生心理壓力維護本身論點而無暇采用攻擊手段,就便是“攻擊就是最好的防御”的意思了呦。
發揮干擾作用,使對方暴露主論點之缺點。
雖然攻擊對方次要論點具有很多用途,但還是無法瓦解敵人,尤其是當對手嚴守立場,攻擊對于次要只能點到為只了,主力仍要一劍穿心,給對方致命一擊才是。
三:針對對方駁論展開反攻擊
以上兩種攻擊程序,均以對方論點為攻擊目標,然而你也可能用“反反制作戰”利用對方攻擊我們所做的駁論來進行反應,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這種攻擊,不,應該說防守,我們可以采用兩種方式:
l增加論證來鞏固我方論點。
針對對方的駁論進行攻擊,就是對他提出得駁論反駁回去啦。
這種駁論主要是在駁斥對方的攻擊,達到防守的目的。
拓展:質詢的基本技巧和運用
①、質詢的問題應力求簡明易懂
質詢時,使用簡單明了的字句來表達問題,以免浪費時間,如果質詢是非常清楚時,對手仍要求質詢者重復一點問題,評審自然可以察覺是故意在拖延時間,進而扣分。所以,保持簡單明了是重要的。
②、應避免開放性問題
有些經驗不夠的人,會把問題定的太開放了,卻希望被質詢者能照心里的意思來回答,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答辯者通常會浪費質詢時間,面對開放性問題,一定會從較不密切的部份開始回答。所以常發現,質詢者會不時地打斷對方的答辯,但又一再的重復開放性問題,使得整個質詢過程不能得到具體答案。所以辯士在質詢時,要注意將題目限制在精確的范圍內,當然,這不意味著辯士只能質詢“是或不是”的問題。但是,過度開放的問題,必須避免。
③、質詢者應有效控制時間
質詢時間是寶貴的,辯士決對要妥善控制時間并巧妙的制止對方冗長的回答。
④、質詢的問題若能讓對手兩難是最棒
質詢時要設計出令對手進退兩難的問題,不僅質詢的效果顯著,更可以使質詢者在氣勢上勝過對方。
千萬不可用己方立場來設想,許多自認只有兩種選擇的題目,旁人卻輕易找出了第三條路,因此,辯士事前應針對他人預先質詢,從頭推演一遍,才能發現問題是否完備。
盡量避免質詢時陳述論點:
問題結束時,通常也需要一些簡短的評論,才能使裁判體會到辯士的目的。
保持良好風度:
許多辯士質詢時的氣勢太盛,甚至態度惡劣。絕對會讓在場的所有人產生不滿。
兼顧對手和裁判反應:
由于質詢時對方的一舉一動都關系到接下來的質詢問題,因此,質詢者通常只會注視答辯者,而忽略裁判及觀眾,這多少都會影響到了辯士得分數,何況,辯士若沒有注意裁判,將無法修正質詢方向來贏得裁判的認同。
避免無關緊要的攻擊行動:
質詢時間不宜浪費在旁枝末節上,所以辯士不但要控制時間,更要避免一些無關緊要的攻擊。
關于辯論賽的實用技巧
一辯立論。
邏輯清晰,條理井然,有說服力。立論中應提及定義、前提、評判標準等內容,論點應切合辯題及標準。
四辯質詢一辯。
針對立論內容進行一對一質詢,四辯可以打斷一辯,一辯不得反問。一般進行定義、前提、標準等內容的確認,與對方達成一致,確定接下來環節中的討論范圍,也可為二辯駁論、三辯盤問等鋪墊必要前提。 質詢和后面的盤問在打斷對方的時候可以用“謝謝對方辯友,……”這樣的表達,不要太強硬,會顯得不禮貌哦。
二辯駁論&對辯。
駁論環節可針對對方一辯立論和四質一內容進行反駁和申論,以反駁對方觀點為主。駁論時間較短,準備辯題時可先預測對方觀點進行駁論的準備,以保證場上語言流利,思路清晰。 對辯提倡積極交鋒,對論點進行探討,不要作過長的陳詞,先回答對方問題再提出問題是一種操作方便的形式。
三辯盤問&小結。
三辯盤問對方一二四辯,提問后指明一名辯手作答,若未指明,任一辯手可以回答。盤問方可以打斷被盤問方,不提倡惡意逃避問題。盤問內容可以攻擊對方論點或展開己方論點,提倡對核心問題進行深度探討。
自由辯論。
雙方交替發言,提倡發言簡短易懂,提倡積極交鋒,每位辯手都能有發言機會。
四辯總結。
對場上內容進行概括總結,對己方觀點進行申訴和升華。
上一篇:關于辯論技巧的含義
下一篇:辯論賽經典實用辯論技巧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