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解說詞筆記
二季解說詞筆記
三季解說詞筆記
=======
時間軸
一季:新時期時代 → 春秋
二季:戰(zhàn)國 → 東漢
三季:三國 → 兩晉 → 南北朝 → 隋 → 唐
走向盛唐
=======
1. 洛神賦圖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一曲失意人的哀歌,線縷絲絲,落在超過五米的長卷上,綿長婉轉(zhuǎn)
黃初三年,曹植自洛京東返封地。黃昏時,疲憊的旅人到達洛水,車馬暫歇。此時,一陣微風吹起。恍惚之間,有位伊人,映入眼簾。煙波浩渺中,那如朝陽般新鮮的一瞥,瞬間擊中了旅人內(nèi)心。洛神有多美?旅人如此形容:“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又如云籠月、雪回風般朦朧。旅人借洛水傳情,以玉佩為邀約。伊人有情,指向流水,以為期許。而命運恰如潛流,動無常則,進止難期。與洛神的盟誓雖近在咫尺,旅人卻因人神殊途,陷入猶豫和狐疑。天地間的神靈都為這未及開始就已結束的相逢嘆息。風神屏翳(yi4)收斂晚風,水神川后止息波濤,河伯馮夷擊響神鼓,女媧發(fā)出清泠的歌聲。而伊人終跨上玉鸞,乘六龍云車離去。旅人逆流而上卻追索不得,悵然踏上歸途。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曾經(jīng)的太子候選人曹植備受猜忌,前路已暗淡,心事更難言。回首西顧,他留戀的究竟是洛神?還是那個與洛水相連牽系著他精神生命的洛京?洛水中映出的究竟是至美的愛情?還是窮途之際超越理性極限的幻境?魏晉三百年來,個體的自我意識在秩序解體的痛苦中覺醒。繪畫也從旨在教化轉(zhuǎn)向?qū)€體情感與多元價值的表達。一曲失意人的哀歌,化作線縷絲絲,落在超過5米的長卷上,綿長婉轉(zhuǎn)。《洛神賦圖》存世九個版本,學界多認為故宮甲本和遼寧省博物館的藏本是臨自同一母本的宋人摹本,畫風有六朝遺韻。母本應當創(chuàng)作于公元6世紀,傳為東晉顧愷之所作,未有確論。洛神,從《詩經(jīng)》的蒹葭蒼茫和《離騷》的萬千云氣中浮現(xiàn),帶著對美的無限向往,卻永不可得的缺憾,奠定了東方審美的底色,也為中國繪畫帶來了第一縷靈動的微風,吹開了一個新的時代。
2. 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
(無解說,只誦讀)
——《神往》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解說)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童聲)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3.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六朝模范》
——拼湊出一個時代傳奇
隱士、樹木、題名,294塊編有序號的磚縱橫堆疊,拼湊出隱隱遠去的時代模范,以及沉寂已久的圖像經(jīng)典。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出土于南京西善橋?qū)m山墓,時代大致鎖定在南朝前期。這組畫面集合了魏晉之際的竹林七賢和春秋時期的隱士榮啟期,呈現(xiàn)了存世最早的七賢群像,也是已知作品中此番陣容的首度登場。八位人物姿態(tài)瀟灑,位置相稱地分居兩壁,由不同種類的樹間隔和連接,這個場景仿如夢境,讓后世文人無限向往。在這個夢中,山穩(wěn)固,水潺流。嵇康輕嘆:《廣陵散》于今絕矣,四十而終;阮籍獨自駕車,行到路盡頭,嚎啕大哭而后拆返;望穿云煙的山濤;酣暢醉臥的劉伶;吟誦《思舊賦》的向秀;擅長彈奏的阮咸;善于清談的王戎。六朝多名士,板蕩出風流。東晉時人們稱頌的竹林七賢,在南朝仍是精神楷模。六朝的建康孕育過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垂范史冊的藝術家。畫史記載:顧愷之、戴逵、陸探微都創(chuàng)作過七賢或榮啟期像。巨匠的手筆百工所范,是圖像的經(jīng)典范本,被世人奉為圭臬。磚畫線條簡潔,筆雖草草,卻氣韻盎然,它復刻的原型極有可能是宮廷收藏的名作,工匠把大師的筆跡翻制成模,小心復制,令輕柔的畫卷躍上堅硬的磚面,最終鑲嵌在皇族墓葬的墻壁,前朝賢者與今世名流共處一室。楷模風范,是對壁上賢達的最佳贊語。模與范,原意指復刻作品,復制經(jīng)典。這幅南朝磚畫,表里都恰如其義。絲帛承載的原型與真容一起消散,經(jīng)過轉(zhuǎn)譯的圖像成為更易流傳的杰作。我們遍尋散落塵寰的六朝畫跡,埋藏在建康城外的磚畫竟是與名家真跡距離最近的摹本。2010年,在離西善橋不遠的石子岡出土了與宮山墓同模的磚畫,只不過次序極為凌亂,像被失手打翻的拼圖碎片。暗藏在墓磚側(cè)面的編碼,存儲著拼圖的線索,等待后來人整理拼湊出一個時代傳奇。站在磚壁前,我們?nèi)阅芨械接娣鱽淼哪顷嚿斤L,吹來的是未泯的典范和對純真生命的深深渴望。
4.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
——《生命》
——我們哭著走向世界,卻可以笑著走向永恒
初生的他擁有一張圓臉,笑得像個孩子;他的顴骨與鼻頭高高隆起,如山巒,如丘陵;眼睛眉毛如溝壑,如大川。青州佛造像,南北朝時代。那時,人們鑿空山石 ,在自然材料上留下人類思維活動的痕跡,他的第一次生命就此誕生。右手豎立在胸前掌心向外,這是佛教中常見的無畏印;左手搭在腰際,仿佛福祉會從掌心流向指尖。珊瑚、瑪瑙等寶石構成的珠串,折射著人類對于極樂的向往,意味著一個沒有戰(zhàn)亂、人人富足的世界,這是一個完美的化身。可是,當我們再次凝視青州佛造像,依然可見他那被笑容覆蓋的衰傷。考古工作者從被毀壞的佛像身上發(fā)現(xiàn),這些造像似乎遭到多次焚毀。從北魏至北宋的五百年,他們的身軀遭到毀滅,最終被龍興寺僧人集中掩埋。地面下他的肢體逐漸瓦解,而人心得以滋生。如果細細看去,這間屋子里的所有佛像都有修補的痕跡。人類用自己短暫的生命賦予佛像更長久的存在,從而,那些在佛像漫長生命中走過的人得以在我們的腦海中重生。—千五百年過去了,注視過這些佛像的大多數(shù)人都成為了雕塑的一部分,有人曾經(jīng)親眼目睹他的袈裟從鮮紅變成淡紅,也有人見證了他臉上的金箔一片片地脫落。你可能會問我,為什么人們不把這些碎片全部拼接,恢復它完美的樣子,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在這些無數(shù)的疤痕中見到了—個又一個歷史的細節(jié),在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類在苦難中前行的腳步。
我們哭著降臨世界,卻可以笑著走向永恒。 初生的他擁有一張圓臉,笑得像個孩子;他的顴骨與鼻頭高高隆起,如山巒,如丘陵;眼睛眉毛如溝壑,如大川。青州佛造像,南北朝時代。那時,人們鑿空山石 ,在自然材料上留下人類思維活動的痕跡,他的第一次生命就此誕生。右手豎立在胸前掌心向外,這是佛教中常見的無畏印;左手搭在腰際,仿佛福祉會從掌心流向指尖。珊瑚、瑪瑙等寶石構成的珠串,折射著人類對于極樂的向往,意味著一個沒有戰(zhàn)亂、人人富足的世界,這是一個完美的化身。可是,當我們再次凝視青州佛造像,依然可見他那被笑容覆蓋的衰傷。考古工作者從被毀壞的佛像身上發(fā)現(xiàn),這些造像似乎遭到多次焚毀。從北魏至北宋的五百年,他們的身軀遭到毀滅,最終被龍興寺僧人集中掩埋。地面下他的肢體逐漸瓦解,而人心得以滋生。如果細細看去,這間屋子里的所有佛像都有修補的痕跡。人類用自己短暫的生命賦予佛像更長久的存在,從而,那些在佛像漫長生命中走過的人得以在我們的腦海中重生。—千五百年過去了,注視過這些佛像的大多數(shù)人都成為了雕塑的一部分,有人曾經(jīng)親眼目睹他的袈裟從鮮紅變成淡紅,也有人見證了他臉上的金箔一片片地脫落。你可能會問我,為什么人們不把這些碎片全部拼接,恢復它完美的樣子,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在這些無數(shù)的疤痕中見到了—個又一個歷史的細節(jié),在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類在苦難中前行的腳步。我們哭著降臨世界,卻可以笑著走向永恒。
5.飛天
——《天衣飛揚》
——我們乘著時代的風云,以微毫詮釋盛大,且歌且舞而來
漂浮,漂浮,蔚藍天空下,繽紛花雨中,濺起彩色的漣漪,那是我們在向上、升騰、起舞。我生在恒河流域,溫潤季風和沃土孕育了我豐碩的身體,我們享受兩兩相伴的歡愉,圍繞著神祇與佛陀,香氣裊裊間司奏伎樂,能微妙音響,能作歌舞。乘著季風,我飄向北方天空、無垠寬闊,遇見了身生雙翼的天使,結伴向東,邂逅乘愿西飛的羽人,得到來自東方的精神灌注。飛越高原,飛越沙漠,最終我們遍見一片神奇的崖壁,飛進洞窟中的佛國天地,無數(shù)個我終于融合成我們,洞窟得名莫高。初開時我們即在,在這極樂世界里,我們散花供養(yǎng)、歡喜樂舞。畫師用凹凸法和暈染法將我們描繪。頭上的束髻和寶冠,是來自故鄉(xiāng)恒河的記憶。我們以U形的身姿,努力跳脫重力束縛,半裸的身體立體渾圓,伴隨著鮮花肉身與飄帶在空中游戲。再一百年,駱駝從西域載來升騰的火焰,純凈激烈的火焔幻化吞吐之形,與中原的神思飛揚相遇,映照出我們的裙裾,如山巒疊嶂,我們起舞的身影愈發(fā)清秀、纖細。起舞不停,舞進大氣開合且短暫的隋代。三十多年間,崖壁上新開的70多個石窟里都留下我們舞動的漣漪。有時我們是龐大的歌陣,順應火焰的方向,掠動著卷涌的流云;有時我們是天庭的出行先導,鼓動起疾馳的飚風層疊繽紛。之后我們飛進一片湛藍通透,那藍色或許來自河西藍銅礦中萃取的石青,更來自我們嬉戲悠游所攪動的無盡自由,我們在花草樹木、亭臺樓閣間曼妙穿行。要什么云氣、風、火或翅膀,線條與空間的交錯流轉(zhuǎn)就能勾勒我們飛行的模樣。一千六百五十余年,二百七十多個洞窟,四千五百多身形象,諸天伎樂百千萬種,我們乘著時代的風云,以微毫詮釋盛大,且歌且舞而來。我們曼妙豐姿里,就是生命。我們輕盈飛過處,就是天空。
6. 云岡曇曜五窟
——《世界在這里大同》
——世界被不同的文明,雕刻成此刻的樣貌
大佛騰云而乘,本來就在空中,經(jīng)由雕刻者的手才被人們的眼睛所見。公元460年到465年,一萬名工匠在僧人曇曜的主持下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綿延一公里的山崖之上建造了云岡石窟最初的五窟。五窟的佛像,是北魏歷史上五位皇帝的面容。一個歷史上的王朝試圖將自己的治國夢想和佛經(jīng)連接起來,因為曇曜向北魏皇帝描繪了一個美好的佛教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王朝的君主同樣也是得到大成就的修行者,他們維持國家治理的方式不是依靠軍事武力或者暴政,而是通過慈悲為懷的廣闊心胸,也只有通過這樣的修行,皇帝才能享受佛的最高榮譽。從一朵綻放的蓮花、一件千佛的法衣,從頭上的冠、眉眼中的表情,到身上的瓔珞,經(jīng)由雕刻,他們從一座山中浮現(xiàn)出來。此后的1500年,雕刻在繼續(xù),世界被不同的文明雕刻成此刻的樣貌,不同的陸地、海洋、山脈、湖泊、城市、村莊,人們的膚色、眼神、笑容,相遇一刻、生死一刻、聚散與悲歡的一刻,共同雕刻著人類的故事。我們用“仿佛”這個詞語描繪心念的狀態(tài),人類的身體、—舉一動、—顰一笑,都仿如佛在,彷佛天地間、時光里,世界的樣子,我們的樣子,每一刻都是一場雕刻。就在此刻,就在這里,世界在這里大同。
7. 花樹狀金步搖
——《一步一歡喜》
——明明滅滅,連綴起的,是一部亞洲美學的交流史
金葉子仿佛要掉落,確實,這樹上的葉子已經(jīng)掉了不少,遠處,還剩一名同伴。一千六百多年前,它們共同裝點了燕國的主人。步搖實在是在中國古代紅極一時的頭戴飾品。這對金步搖出土于北燕皇族馮素弗與妻子合葬墓。基座用來和頭發(fā)纏繞固定,工匠以金博山上繚繞的步搖枝為托,經(jīng)手工彎曲后做出幾個圓環(huán)。極薄的金綴葉若即若離地掛在圓環(huán)上,生出顫動感。它們被佩戴于頭頂,當主人走動時,—步一搖動,它們隨風如樹輕擺,像是一樹金色的花開,萬束光來。馮素弗墓還出土了一件金步搖冠飾構件,但其整體造型難以復原,而在朝鮮和日本卻有一些實例出土。韓國大丘迦耶墓出土的鎏金銅冠和馮素弗墓出土的金冠框架結構十分相似。這并不是意外,公元一世紀起,阿富汗席巴爾甘大月氏墓葬就埋葬有黃金王冠,日本奈良縣藤之木古墳出土的品鎏金銅冠看起來又與席巴爾干所出者有一脈相承之感,其裝飾工藝的基礎元件都是可搖動的葉片。這類搖葉在東北亞飾品設計中風靡一時。這些金飾尤其流行于王室貴族之間。假若當時的工匠對步搖冠的造型沒有固定的概念,如何能在天各一方制作出大體類似的冠飾來?起源于西方的特殊裝飾搖葉,假若不通過中國直接從頓河流域傳到朝鮮和日本列島,更是難以想象的。6個多世紀,這些輕如薄翼的金綴葉,明明滅滅間連綴起的是一部亞洲裝飾美學的交流史,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十六國到唐,政權頻繁交替,分裂統(tǒng)一,亂世紛爭,軍隊僵持于國境內(nèi)外,只有美不經(jīng)意間越過了邊境。看見美好,美好就會路過這片土地,路過西亞平原時花開,路過東亞深林時鹿鳴,路過不同的姓氏與國別,路過千萬河流與山前。盛宴人來人往,總是緊急散場又熱鬧開席,那時的美人終歸塵土,慕容鮮卑隕落成記憶,記憶中的女子云鬢花顏,行走在美好里,蓮步輕盈,日月星辰里,她的金步搖纏金流光,金枝葉長墜蕩漾;無垠星河間,跟隨她的足跡,看到了一步一歡喜。
8. 鎏金銀壺
——《遠來的風》
——從北朝,到隋,再到唐,一個世界帝國的樣貌,正慢慢清晰起來
很久很久以前,希臘的三個女神爭奪最美女神的稱號。 擅長判決的帕里斯將代表最美的金蘋果給了愛神, 因為愛神答應給他人間最美的女子。幾年后,帕里斯在斯巴達遇到王后海倫,二人相愛私奔。斯巴達國王回家后氣瘋了,不顧一切發(fā)動戰(zhàn)爭,用10年攻下特洛伊。他本想處死海倫,但再次見到那張美麗的臉龐,心就軟了,二人又重歸于好。這個故事被刻在一只鎏金銀壺的周身,1983年,在寧夏固原北周柱國大將軍李賢的墓葬中,人們發(fā)現(xiàn)了它。當時這類造型的瓶子被稱為“胡瓶”。壺把上的人頭像來自于希臘傳統(tǒng),為了保護里面的水不受惡靈玷污。壺身與壺把上的凹槽讓人聯(lián)想到古希臘建筑中的廊柱,匯集了古典的秩序和對稱。將壺身分為三段的連珠紋是波斯薩珊的典型風格,而壺身故事里的人物和他們的服飾又有印度的造型特點。眾多文明符號融合在這樣一個胡瓶之上, 它又如何出現(xiàn)在深處內(nèi)陸的固原?北周時期,固原被稱為原州,這里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中心,貨物齊、運輸快、品質(zhì)佳。北方的良馬、西方的金銀器、中原的絲綢、瓷器,都要從這里經(jīng)過。從地中海到中國,粟特人駕著駝隊走過一個又一個國家,他們會說多種語言,見多識廣;他們帶來琳瑯滿目的外國貨物,也帶來一路上的見聞和故事。嵌松石金耳環(huán)、玻璃碗、嵌青金石金戒指,這些貨物只從西域進口,還常常是皇帝的獎賞之物,因此更是王公貴族們的身份標配。鎏金銀壺正是跨界商品中的精致極品。大將軍李賢長期執(zhí)掌原州,守護著絲路貿(mào)易的暢通,他喜愛這些外來的物件,他把鎏金銀壺帶入墓中,也許因為它的精美,也許因為壺身上那個在中國不太會聽到的故事。物件讓人新奇,物件背后的故事同樣讓人新奇。在它身上,仿佛可以觸摸到每日目光所及的生活之外,還有別樣的生活。北朝人的面前,仿佛被打開了一扇門,他們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想象外面的世界,而后走向外面的世界。從北朝到隋,再到唐,—個世界帝國的樣貌,正慢慢清晰起來。
9. 唐代仕女俑
——《月半妹的春天》
——那時自信,那時自在,那時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為美
你梳著少女特有的雙垂髻,端莊可人。你臉頰飽滿,小巧的鼻子和嘴巴都讓人憐愛。你穿著圓領寬袖袍,襦裙上的花色已經(jīng)看不見了,但一定是當年最時興的紋樣。那年的你,剛過10歲,你在大唐貴族人家當丫鬟,但你悠然的樣子說明心不累,因為你是大唐的一枚胖姝子啊。1000年后的胖妹如我看到那時的你,真是羨慕、嫉妒、愛。到了14歲,渴望的年紀,你學會了欣賞姐姐們的妝容。墮馬髻慵懶又高貴;倭墮髻配合圓潤的臉龐,仿佛正被人寵溺;這種雙螺髻活潑俏皮,是那群愛玩的瘋丫頭的最愛;梳著雙環(huán)望仙髻的舞女你也欣賞,因為那夸張的發(fā)髻舞動起來如蝴蝶翻飛。有時候,你也會穿著男裝抬頭挺胸地走在朱雀大街上,變成長安城最酷的小妞。你會幫主人梳妝,她經(jīng)常用一上午時間打扮自己,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染額黃、點面靨、描斜紅、涂唇脂,最后,戴發(fā)飾。如果你恰巧認識一位日本國的遣唐使,他會告訴你,這樣的妝容已經(jīng)流行在日本的宮廷。等再長大一些,你可以擁有更豐富的生活。你也許會加入馬球隊,因為你騎馬打獵都不遜于哥哥們;你夢想仗劍行俠,因為你追求絕不雷同的人格和精神;或是陷入愛情也不錯,你心里偷偷期待著孕育一個新的生命。你的選擇有很多,在中華數(shù)千年的帝王時代中,只有大唐的女子選擇可以如此多。作為一個每天都在努力減肥的胖妹,我曾夢想生活在大唐,但后來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腫,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為美,你身邊同樣有苗條的閨蜜。只是那時自信,那時自在,那時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為美。大唐,之所以是我心心念念的大唐,正在于你不用投他人所好地成為自己。讓你們綻放,是大唐做的最讓人激動的一件事。能夠這樣綻放的時候,就是春天來了。
10.
(無解說,后期瘋狂炫技。干得漂亮)
——《大唐新樣》
——天上取樣人間織
11.
——《奔騰的紀念碑》
——巖石可以被移動,藝術的豐碑卻沒有倒塌
——昭陵六駿作為歷史的記錄者,仍然以特殊的方式,在時間的軌道上向前奔跑
12.
(兵器官兵,師傅徒弟,一問一答)
——《百煉成刀》
本集特邀配音:賈小軍(——古代兵器專題紀錄片的配音老師)
(唐刀,唐官)
(漢刀,少年唐刀)
(鐵匠)
百折百煉
——大唐已經(jīng)是一個胸懷世界的大唐
——是獨自前行,還是夢回大唐,唐刀意難絕
13.
(配音,畫面,情景還原)
——《天下糧倉》
——在這關聯(lián)著萬頃良田的糧倉,每一粒米都有來處和去處
——深埋地下的糧倉,收儲轉(zhuǎn)運系統(tǒng),奠定了都城安定,國家運行的基礎,支撐起地上那一片繁華
(隋煬帝是一個神奇的皇帝,隋代本來應該開創(chuàng)一個太平的帝國,他們的宮殿,糧倉,都是按理想主義建造,不考慮位置和戰(zhàn)亂。多好的牌,多么理想的帝國。但是為什么直接就二代了呢)(《大明宮》《回洛倉刻銘磚》)
14.
——《穿越時空的基建》
(基建古國)
大地之下,埋藏著唐帝國的綜合實力
牛頓定律啟動了
(牛頓:中國不歸我管
牛頓遵循鐵牛定律)
這是一個驚世駭俗的設計...而當時,為了讓橋梁設計的,瘋狂想法付諸實施,唐帝國的道路工程師,也加入了戰(zhàn)斗
黃河鐵牛,可能是歷史上最勵志的牛,仍然在黃河岸邊默默佇立,看山河依舊
15.
——《時間之門》
唐帝國以其廣闊的胸徑,包容著對世界的多種解釋,
更是一扇,見證文明交流互鑒的時間之門
那個景字,它看見過發(fā)光的大唐
16.
(博物館奇妙夜)
——《折疊時空》
大唐西域的時空被折疊,在這火焰山邊收藏。當時的一個字,現(xiàn)在的一個謎。一些雞毛碎皮的大事,一些驚天動地的小事。就是阿斯塔納的故事。
(春鶯囀)
17.
——《樂舞大唐春》
如春天般恣意縱情的狂歡,或許才符合,我們對唐朝的想象
18.
(李白,曾夫子,丹丘生,畫外音。對話即解說)
——《將進酒》
四時和玉燭,萬物被薰風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唐代金銀器之絕唱
19.
——《一別行千里》
地層如同一座沙漏,計算著朝代的次序,淹沒了“無足輕重”的數(shù)據(jù)
一別行千里,來時未有期
鳥飛平無(蕪)盡遠,人隨流水東西。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 ——唐代·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時間,在泥土里沉降,讓愛與不愛變得無從考證
一別行千里,再見是暮年
20.
——《化生萬物》
天在上,地在下,人居其中。通過星空對天,象征性的模擬,幽深黑暗的墓室,化為墓主永生的,光明宇宙
世事如蒼狗,生命終凋零。但在無常中,去追求永恒與燦爛的生命伸張,卻保存在我們的文化記憶里。極目不見故土,抬頭卻是同一片星空。
21.
——《龍行在唐》
輕盈與厚重,飄逸與力量,定格在一瞬。千年過去,盛大的宮殿已化為塵土,長安的街巷已化為灰燼,風云已經(jīng)萬變,飛龍神色不改。側(cè)耳細聽,它的泠泠龍吟,正是古老文明的深沉回響
22.
——《十二生肖》
生肖計時的習俗,歷經(jīng)千年,流轉(zhuǎn)至今
我們不僅被生肖守護,也被生肖影響。生活在被生肖護佑,和象征的世界里。
23.
——《一杯敬萬國》
(《撒馬爾罕的金桃》)
(來通,“”音譯詞 )
葡萄美酒夜光杯中,那個強盛的唐帝國,散發(fā)著一種不可復制,也不可雕飾的氣息,綻放著深入骨髓的,燦爛和驕傲
24.
——《不如吃茶》
本集特邀配音:賈小軍
圣壽萬春,圣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
(距唐帝國滅亡還有33年)
25.
——《出塵入畫》
塵中生幻景,此間舞霓裳
足踩圓攤,蹁躚起舞
俗世生活的斑斕,與信仰世界的疊加,生成極樂幻境,天人如世人,彼岸如此生
(飛天,機器人,手機,現(xiàn)代社會。蒙太奇)
唐人佛國之夢的彼岸,卻是我們回訪故國的大門
(博物館講解,博物館講解,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這是唐人的想象,也是我們想象中的唐
(古今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