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后期為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并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里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知識點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
2、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結束時期。
(2)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結束時期。
名稱春秋時間前770——476年前475——前221年歷史特征奴隸制瓦解: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強大的諸侯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戰爭更頻繁,規模更大更殘酷,有統一的趨勢社會特點?戰亂與紛爭?春秋以爭霸為主戰國以兼并為主戰國
注釋: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戰國,因各諸侯國連年爭戰而得名。
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
1、農業: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
2、手工業:規模擴大。
3、商業:出現商品交換市場、金屬貨幣。
二、王室衰微
1、原因:社會動蕩,各種制度遭到破壞,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現:
(1)周王室的統治勢力大減,已無力控制諸侯;
(2)諸侯不再聽從王命,各自為政;
(3)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納貢,導致周王室在財政上陷入困境。
3、結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諸侯國勢力崛起。他們競相稱霸,操控政治局面,實際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諸侯爭霸
1、背景:由于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各諸侯國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開爭斗;民族間的矛盾也有所發展。
2、經過: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等先后稱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也先后北上爭霸。(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齊桓公)
3、影響(結果):
(1)消極影響:給社會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2)積極影響:
①在爭霸過程中,有的諸侯國被滅掉,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的疆域不斷擴展,加快了統一的步伐。
②出現了大規模的民族交融。
中國歷史最長的朝代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和洛邑;東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存在約為791年.
在歷史上,東周也被稱為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又出現了春秋和戰國兩個部分,即使是這樣,科學家們還是認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是周朝。直到公元前26年秦朝統一六國之后,周朝才真正的滅亡。
說完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下面來說一說中國歷史上最短的朝代。說到最短的朝代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隋朝,隋朝存在的時間只有38年。
但是還有一個朝代比隋朝還要短,這個朝代僅僅存在了三年多的時間。它就是玄漢,它存在的時間是公元23年到公元25年,是由西漢劉玄建立的玄漢,存在時間僅僅為三年,卻進行了三次遷都,分別遷到洛陽,長安等地方。
因為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中國歷史上很少有關于他們的記載,導致我們對玄漢也不是特別了解。
不管是存在最長時間的周朝,還是很短時間的玄漢,它們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也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的。
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
理解性記憶
歷史是需要大量記憶和知識來支持的,所以大量的閱讀(課外歷史書籍也需大量閱讀)對學習歷史是很有幫助的。但又不能靠死記硬背,因為這樣所需時間不僅多而且效率相對較差。
培養興趣
歷史課很枯燥,這是眾多文科學生的呼聲,排除老師的原因,問下自己你喜歡歷史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問問自己你最喜歡歷史上的哪個人物,他(她)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品質,慢慢的通過愛上一個歷史人物來愛上歷史,這樣你的歷史成績會有明顯的提高的。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知識點相關文章:
★ 高考歷史知識點整理10篇
★ 2020高一歷史重難點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
★ 中考歷史重點復習資料梳理5篇
★ 七年級下冊歷史重點知識復習資料匯總
★ 高一下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復習梳理2021
★ 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高中歷史知識點
★ 高一必修一歷史知識點整理
★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模板
★ 高中歷史必修一必背知識點
★ 2021年歷史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分享
上一篇:七年級上冊歷史原始居民知識點
下一篇:七年級歷史戰國時期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