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是眾多思維能力的基礎,只有邏輯思維達到一定程度,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施展。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能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如何增強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如何增強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教會方法,發展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發展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保證思維具有確定性,無矛盾性。必須嚴格遵守邏輯的基本規律,教學中要根據教材本身的邏輯性,對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教法,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會學生有條不紊、有根有據地說出思考的過程,解題的步驟,幫助學生掌握思維的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講清概念,建立學生思維的整體性
抽象邏輯思維是指掌握概念并運用概念組成判斷,進行合乎邏輯推理的思維活動。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智力的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由于小學生語言區域狹窄,更缺乏數學語言,而他們的思維活動對語言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概念教學,講清每個概念,每個算理。
加強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為了發展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解題能力,在應用題教學中,應該重視自編題及一題多解的訓練。自編應用題不僅要考慮結構的合理性,以及數量關系的邏輯性和嚴密性,還要考慮到思維的靈活性,編題的過程實際上是培養學生初步邏輯思維的過程,一題多解的練習,既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創造性,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數學思維訓練技巧
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具有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豐富內容。作為教師就要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結合學生實際優化課堂教學的每一個過程,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并創設情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如在講小學數學第6冊“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調整講課順序,先講例7,用學生在二年級已經掌握的“乘數是兩位數末尾有0的乘法”知識引導,讓學生大膽嘗試,順利得出乘數是三位數末尾有零的乘法計算方法。老師再巧妙地提出問題,為什么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幾個0呢?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例6的學習。教學例6時,對教材內容做適當調整,以16×2=32為標準,設計兩組題型:
讓學生通過計算并進行觀察比較,學生很快發現: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使學生對例6遺留的問題豁然開朗。由此可見,知識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這樣不但使學生掌握了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利用應用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解答應用題時,著重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算的是什么,留給學生想與說的時間,使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表達得到鍛煉。分步解答之后,把綜合算式留給學生去做,這樣,有目的、有步驟、有層次地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比較、綜合能力,從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以提高。
如三年級數學課本第6冊P131例5: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五年級栽的比三、四年級栽的總數少10棵,五年級栽樹多少棵?這是一道三步計算應用題,首先引導學生弄清題意,然后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從問題入手,用分析法分析,其思路如下:在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從已知條件入手說出解答此題的數量關系,然后放手讓學生分別用分步和列綜合算式兩種方法解答。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鼓勵學生提問,引導學生有條件的質疑和發現問題。
首先應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和保護學生的質疑精神。當然這里所說的質疑不是懷疑一切,是批判性地接受課本上的或老師講的知識內容和思想方法。要引導學生對不會的問題敢于提問,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超出高考范圍,用高考不考來搪塞的做法是不對的。提出的問題有時很容易,有時又很難,無論哪種情況,老師都應鼓勵。至于很難的問題,一方面,老師不能解決也很正常,應正確對待;另一方面,老師也應結合這個問題去學習相關知識,我想這應該是所謂的教學相長吧。其次要鼓勵學生敢于懷疑書本上的知識,尤其是一些解題的思路和答案,鼓勵學生要自我解答,從而自己發現問題,進而自己有意識地解決問題,慢慢養成自我懷疑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反思習慣和批判心理。
教師可經常要求學生對解及其解法的合理性給予解釋;要求學生給出盡可能多的解法,對這些解法進行總結與推廣,對方法的優缺點進行比較;思考條件與結論的內在聯系等。同時對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歸類比較,讓學生進行反思解決,自己總結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對于一些學生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應進行班級或小組討論,讓同學生們自己在思考的批判中獲得一個問題的多個不同解法。
安排一些錯題或條件不充分的題,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
教師在講課時可以故意示錯,或有意留下漏洞讓學生去發現,或適當布置一些改錯題。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有意識地注意是不是教師有錯誤存在,會主動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從而達到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技能的目的。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要注意不同學生的不同差異,對于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對待,可以采取不同的作業形式和作業難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和各自的優勢上發揮最大的作用,以激勵他們去不斷的思考和進取,在各自的水平上逐步練習思維技能。
如何增強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相關文章:
★ 怎樣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 怎樣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 練習邏輯思維的方法
★ 如何增強思維能力
★ 怎樣提高思維邏輯能力
★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怎么培養
★ 如何提高寶寶邏輯思維能力
★ 增強幼兒園大班數學思維能力教案
上一篇:培養抽象思維的方法
下一篇:怎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