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鑒,借古論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人教版歷史重點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人教版歷史重點知識點總結
1.云南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
3.距今約70—20萬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擊石器,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生活,是早期人類原始社會。
4.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從此,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5.約公元前1600年黃河下游的商部落國君——湯戰勝桀,建立商朝。
6.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長平之戰后,東方六國再無力抵御強秦的進攻。
7.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使用牛耕去向都始于春秋時期;
8.戰國時期,秦國蜀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的“天府之國”。
9.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我國現在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
10.166年,大秦派使臣安敦訪問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1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是我國甘肅天水出土的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比歐洲早一千二百年。
12.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13.顧愷之是東晉時著名的畫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14.南朝的思想家范縝撰寫的《神滅論》系統地闡述了無神論思想,揭露了統治階級利用佛教欺騙人民的事實。
15.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北朝開鑿的最著名的兩大石窟。
學好歷史的方法
一、端正態度,相信自己
有的學生認為歷史學不學沒所以然,在學習中自然就會大打折扣,不會盡力去學習。所以,我覺得應該先真正弄清學習歷史的必要性。“學史使人明智”,歷史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人,如何處事,學習歷史可以使人變得聰明。學習歷史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在與人談話時若能博古通今,一定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歷史還是一部好的愛國主義教材,它教育我們要愛國,要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良傳統。明白了學習歷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態度,才會自覺主動去學好它。有的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也是歷史學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實,歷史很容易學好,每一個學生應該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學好它。
二、理清線索,把握整體結構
學習歷史,要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們可以主要朝代為線索去學習。每本書的目錄就是知識的框架,我們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它掌握知識整體結構。縱觀歷年中考試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識,如果我們理清了線索,掌握了知識的整體結構,考試時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三、注意前后聯系,學會歸納整理
歷史是從古到今發展演變而來的,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例如,在學習中國歷史“香港回歸”時,我們應聯系前面所學知識,回顧香港是如何被英國占領的相關知識。在學習世界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我們應聯想到中國歷史“五四運動”的發生。
經常注意前后聯系,我們就能弄清楚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便于理解掌握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要學會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進一步使知識系統化。例如,我們可以就“港澳、臺灣問題”、“三次科技革命”等專題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這樣也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四、及時復習鞏固,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不管哪個學科,要想學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績,都必須及時復習鞏固,歷史的學習也不例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按質按量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學生懶散拖沓,所學的知識不及時掌握,作業也不按時完成,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責任心,這樣怎么能把學習搞好呢?
五、學會解題,在訓練中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要想學好歷史,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還必須掌握解題的方法,在練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歷史燦爛的青銅文明知識點
(一)
原始社會到末期, 我國已有青銅器,夏朝種類漸增多, 商朝青銅燦爛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藝,____“三星堆”, “青銅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隸生活多悲慘, 非人待遇好辛酸,戴著枷鎖搞生產, 沒有自由和飽暖,
生命不如牛和馬, 人祭人殉任屠殺。
新人教版歷史重點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 高考歷史知識點整理10篇
★ 2021高考總復習歷史必背的知識點
★ 中考歷史重點復習資料梳理5篇
★ 2021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大全
★ 2021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整理
★ 2021中考歷史必備復習資料大全
★ 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總復習提綱大全2021
★ 八年級下冊歷史重點知識復習資料匯總
★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第二章知識點歸納總結
★ 八年級下冊英語知識點最全歸納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歷史第八課商鞅變法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