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界一般認為,從“默讀”轉換成“視讀”,實際上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對中國人猶為如此。語言是由一個一個字的字音組成的,如果發音就必須順次序發音。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快速閱讀的方法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快速閱讀能力
快速閱讀首先要求具有良好的默讀習慣。必須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心誦,不指讀,一口氣讀下去。其次,要擴大視讀的廣度,由逐字逐詞漸進為逐句逐行甚至逐段。要注意做到減少回視,準確掃視(視線從前一行的末端轉到下一行的首端)。此外,還要保持一種積極而平靜的期待心態,注意力集中地讀完全文。
“速讀”在我國源遠流長。《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寫林黛玉偷看雜劇《會真記》:“不頓飯時,將十六出俱看完”。《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速度有明確的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這個速度對中學生來說稍加練習就會達到,但閱讀質量卻參差不齊。再加上考場上的緊張焦慮心理,考生面對上千字的陌生文章往往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混亂等狀況,以至難以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或白白耗費大量寶貴時間,嚴重影響了做題甚至整場考試。
由此可見,平時注意快速閱讀的訓練是多么重要。
快速閱讀訓練中克服“音讀/默讀”的方法
1、音響干擾法。即在速讀訓練中增加音響效果來影響和干擾原本自身的讀音習慣,最大限度的干擾來自自己的習慣讀音,并逐步減弱“音讀”對快速閱讀的影響。現在快速閱讀訓練中使用的增加音響效果的做法一般有兩類:
一是在訓練過程中播放自己的喜歡的音樂,邊播放音樂邊進行提高閱讀文章速度的訓練,用音樂的聲響來干擾自我讀音的習慣,并減弱和淡化“音讀”的影響。從廣大速讀愛好者的實踐經驗看,使用音樂的種類建議用“抒情、寧靜和節奏明顯的輕音樂為最佳。
二是在訓練過程中使用節拍器的音響干擾自己的讀音,通過不斷的干擾來弱化自身的“音讀”習慣。如精英特快速閱讀訓練中就在訓練軟件中加入清晰明快的“嗒、嗒、嗒、嗒”提示音效,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適應能力來增大或減少節拍器的聲響來干擾自己在速讀時會產生的讀音現象,通過這種節拍響聲來逐步地減弱自己的“音讀”習慣。
2、生理器官控制法。我們人之所以會產生讀音和聽覺習慣,一般是由于人類自身的聽覺器官和發音器官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運動,如果能夠在訓練中通過自身意識來克服或控制聽覺器官和發音器官工作的話,我們就能有效地減少“音讀”現象。所謂控制:即在訓練中注意和反復提示訓練學員要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感官功能來控制自己的發音器官,如減少或控制自己的嘴唇、舌頭、喉結等發音器官,爭取盡量使其不運動或少運動,增加發音障礙,通過訓練逐步減少對發音的依賴。全國著名快速閱讀的創始人程漢杰先生就運用這種方法來引導學生克服“音讀”習慣。
3、文字詞匯“意讀”法。此種克服“音讀”的辦法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們知道,在世界上的任何語文文字它都有“形”和“意”兩個方面,字形是文字或組成詞匯的外在形式,而字意詞意則是組成文章主干和內容意義的內核所在。事實上一般具備快速閱讀能力的人閱讀時多半注意文字、詞、塊、章的意義,基本或很少關注它的讀音;而缺乏速讀能力的人則剛好相反,即多半把注意力關注字、詞的讀音,然后才去想它的意義。要做到“意讀”我們強調閱讀點的“轉移”即把閱讀時“對字、詞音的閱讀開始”轉移為“對字、詞、行、塊意義的理解開始”,無論你是否能夠對其的真正理解,都從它開始,堅持新習慣,抑制舊習慣,逐步進步到根本轉變。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這十五個字的意義大家都知道,但用傳統閱讀習慣閱讀時可能仍然會逐字去讀它,但用“意讀”去讀它則根本不用讀,就記“溫家寶”一個詞你就行了;又如面對“聯想電腦”、“大眾波洛”、“北京奧運”等這些詞匯及這些詞組構成的文章時,你可以在快速閱讀中省略它的讀、聽過程,直接眼腦直映反應它的詞匯意義,再加上聯想、關鍵詞意義你就可以理解和記住了。讓我們在這個觀念轉變基礎上成為讀書的起點,從“意讀”開始克服“音讀”習慣,這樣,你就在不知不覺中沒有音讀現象的困擾了。
4、圖象意會合成法。它是人在達到或接近快速閱讀的高級階段能力時的一種克服音讀的方法,即學員在訓練中不是按照文字的讀音而是按照事件本身的影像記憶來理解和記憶。如對有形狀詞匯如“白菜”、“移動電話”、“手提電腦”就按照它的圖象來理解它的詞匯意義即可,而根本不需要再經歷“讀——聽——意——理解”這樣一個低效率的過程。在遇到非形像化的詞匯時如“國家機關”、“法律機關”時,也可以在大腦中產生如自己熟知的“政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這樣一些有實際含義的確定或不確定大腦形像,也不需要逐字逐詞來讀出它的字音來。對于一些閱讀文章如旅游類、敘事類或新聞類的文章,你也可以通過系統的訓練產生整體事件形象來理解,如《父親杭州西湖一日游》一篇文章,你只需要記憶父親在女兒的陪同下暢游西湖的過程及“照相”、“劃船”、“下棋”、“作詩”各個分鏡頭圖象就行了,這樣在圖象化的記憶過程中,實際上就可以大大削弱自己原有的“音讀”習慣直至完全克服它。
5、提高速度克服法。它是指當速讀訓練速度快到一定階段時,訓練者就會自然而然地減少或克服“音讀”現象。根據速讀業界普遍認為:一般快速閱讀速讀訓練達到每分鐘2500字——3000字以上時,學員的“音讀”現象就會大幅減少甚至消失。這也是說,在速讀訓練中要盡力提高閱讀速度,在快速閱讀中看清文字、詞匯或文章;在看清看準中再提高閱讀速度;在速度的提高中爭取記憶與理解率的同步或后續提高。這種訓練辦法的核心就是一個“快”字,對一部分學員也有很好的作用,但也有明顯的局限或不足。
快速閱讀訓練中5個重要內容
快速閱讀的第一個內容:訓練打開我們的視幅。
視幅越大,一眼捕捉的信息就越多。比如現在你看書的時候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但是通過簡單訓練之后你就能做到五個字五個字的看,通過專業長期訓練后你能十多二十個字的看。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就是這樣提升的,一目一行、一目多行也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實現的。
快速閱讀第二個內容:訓練提高我們焦點移動的速度。
也就是訓練我們眼睛從這一眼到下一眼的快速移動速度,同時可以在快速移動中迅速準確的感知信息。
閱讀中快速的焦點移動就像水流一樣,流動的越快,閱讀的速度也就越快。我們閱讀技巧中的掃讀,其實就是一種焦點快速移動,區別在于一個字一個字的掃和五六個字、十多個字的掃。
快速閱讀的第三個內容:訓練提高我們的感知能力。
這里主要是指訓練我們眼睛快速看清、識別信息的能力。快速閱讀,特別是高段位的一目多行、片式閱讀,就需要很強的整體感知能力。
舉個例子:現在給你一張圖片,圖片上有無規則的十多個、甚至數十個圖形、數字或文字,只給你看一眼(大概1秒左右),然后要你說出圖中各符號的數量,你能準確的做到嗎?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因為一眼的時間,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清,更別說確定數量了。但是通過訓練,一定程度上,你是可以做到的。
快速閱讀第四個內容:訓練提高快速閱讀中眼睛吸收信息的能力和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快速理解)。
我們舉個例子來理解:當下比較流行的“倍速播放”。當你在聽書或看視頻的時候,一下子調到2倍速,你會感覺聽起來有些困難,很多內容聽不清、也不好理解;但是當你從1.25倍、1.5倍、1.75倍、2倍這樣一個逐漸提升的過程中慢慢培養起來,你就會覺得2倍速很正常,因為你的眼睛、耳朵、大腦都已經適應了這個速度,同時一定程度內,還可以不斷提升。快速閱讀也是一樣,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速度快了,理解會跟不上,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你眼睛看得快,你的大腦會比你的眼睛轉得還快。
快速閱讀的第五個內容:淡化或克服音讀、默讀的習慣。
發聲閱讀是讀書中最慢的,默讀要稍快一些,但相較于視讀,都限制了我們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
以我的經驗和很多學員的訓練情況來看,要純粹的訓練克服音讀、默讀并不容易,難點在于大腦里的聲音。所以在訓練快速閱讀的時候,不要過分在意音讀、默讀。因為音讀默讀是會隨著訓練逐漸淡化的,當你視幅打開后,一眼看的字多了、看的速度快了,你想去發音或者默讀就變得難了,慢慢也就淡化了,即便到最后大腦里還是有一點聲音,也不會過多的影響你的快速閱讀。所以,與其在意音讀默讀,不如把重點放在前面所說的視幅、焦點、感知等基礎訓練上。
快速閱讀的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 快速閱讀的九種方法
★ 快速閱讀的訓練五種方法
★ 養成快速閱讀能力的六種方法及高手經驗體會
★ 如何學會快速閱讀
★ 關于快速閱讀的訓練方法
★ 提高快速閱讀技巧三方法
★ 速讀速記的方法 提升快速閱讀的實用技巧
★ 快速閱讀的訓練五方法
上一篇:全腦快速閱讀記憶法
下一篇:怎樣做到快速閱讀記憶